由歐洲豪門俱樂部結合而成的G14,為了保障他們的利益,竟然向歐洲足聯提出「外卡」的建議,希望讓G14裡未能打進冠軍聯賽的俱樂部,有另外一個管道可以偷偷摸摸的溜進去。這是G14繼要求各國足協向他們「外借」球員打國際賽(例如世界杯)要分一杯羹後,又一次露出難看的吃相。
曾幾何時,歐洲冠軍聯賽變成了豪門的獨腳戲,而且也讓足球俱樂部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。
或許有球迷還記得,2003/04賽季,歐洲冠軍聯賽的四強只有一支球隊屬於G14陣營,當時就有不少「有錢買不了冠軍」的調調,但來自葡萄牙的波圖最後保住了G14的顏面,雖然他們在G14裡面只算是配角。
翻開歐洲冠軍聯賽的歷史,自1991/92賽季改制以來,14次冠軍從來沒有逃出G14的手掌心,皇家馬德里包辦了3次、AC米蘭贏2次、巴塞隆納、尤文圖斯、馬賽、阿賈克斯、多特蒙德、曼聯、利物浦、拜仁慕尼黑和波圖各奪得1次冠軍。至於亞軍,也只有1992年的桑普多利亞、和2004年的摩納哥不屬於G14。
眼尖的球迷可能要反駁,G14不是2000年9月才成立的嗎?那麼之前的就不能算到他們頭上。好吧,那至少成立後的5年,冠軍也從未旁落。
G14與歐洲冠軍聯賽的關係其實非常清楚,那是他們賺錢和挖角的舞台,自從1995年的「博斯曼案例」後,球員可以在約滿後自由轉會,使得歐洲豪門可以隨心所欲向中下游小球會網羅球員,甚至出現聯手壟斷的情況。
歐洲冠軍聯賽給了G14一個舞台,讓他們可以將觸角伸展到平常比較少注意的聯賽球隊,這只會做成「大者恆大」的惡性循環。
G14共有18個會員,其中14個為創始會員,也是G14名稱的由來,這14支球隊分別是西甲的皇馬、巴塞;義甲的米蘭、國米和尤文;英超的曼聯、利物浦;法國的馬賽、巴黎聖日耳曼;德國的拜仁、多特蒙德;荷甲PSV、阿賈克斯;以及葡超的波圖。
由於義甲擁有3個會員,後來為了擴大利益集團的勾結,讓西甲、英超、德國和法甲各增加一支球隊,於是瓦倫西亞、兵工廠、勒沃庫森和里昂成為新的會員。
G14雖然壟斷了14年來的冠軍,但也並非每一支球隊都能年年打進冠軍聯賽,就以本賽季(2005/06)為例,瓦倫西亞、勒沃庫森、巴黎聖日耳曼、馬賽和多特蒙德都不見蹤影,馬賽和多特蒙德上賽季也沒有晉級。「外卡」的提議,這5隊恐怕都是推手。
是不是只有G14的球隊可以在冠軍聯賽呼風喚雨?以前可能是,但上賽季開始局面有了改變,因為歐洲足壇來了個阿布拉莫維奇。
歐洲足壇也有不少在各自聯賽長期稱霸的隊伍,而且幾乎都能打進冠軍聯賽小組賽,像是羅森堡、潘納辛奈科斯、奧林匹亞科斯或者布拉格斯巴達,如今還要加上切爾西。
切爾西能否奪得本季冠軍沒有人知道,但誰都不敢忽視他們的實力,在阿布的金援下,切爾西已經成了歐洲的頂級豪門之一,奪冠只是時間的問題。
這樣的豪門會自絕在G14的組織外嗎?當然不可能,今年3月,切爾西就曾經提出入會的申請,而且獲得AC米蘭主席力挺,但由於G14採取1票否決制,英超3個成員統統投反對票,也讓切爾西的入會慘遭封殺。
G14並不是不歡迎新會員,但根據規定,如果英超多加一位成員,那麼義甲、西甲和德甲也都要增加一支球隊。這樣的規定等於形同拒絕切爾西的屏障,因為再也沒有第二個阿布,可以在其他三大聯賽也各撐起一支新的豪門俱樂部。
切爾西絕望了嗎?那也未必,有大陸網友曾經提出一個看法,那就是把原來的成員擠出G14。
G14是個利益結合的團體,如果有俱樂部「掉隊」,被取消會員資格不是不可能的事,勒沃庫森就曾經因為戰績不佳而險些被踢走。
G14的舊成員至少都打進過歐冠杯四強,新成員中,瓦倫西亞連續兩季打入冠軍聯賽決賽又是上賽季歐洲足聯杯冠軍、勒沃庫森是2002年亞軍、里昂雖然也沒有打進過四強,但法甲四連霸和這兩季在冠軍聯賽的表現都獲得讚揚,只有兵工廠還需要用成績證明自己。
所以,切爾西想要加入G14,擠掉兵工廠是短期內最有可能達成目的的方法。
這似乎也可以解釋,為何莫里尼奧(Jose Mourinho)老是和溫格(Arsene Wenger)針鋒相對,但對利物浦總教練貝尼特斯(Rafael Benitez)和曼聯總教練佛格森(Alex Ferguson)卻總是心存尊敬。
切爾西能夠成功嗎?就看兵工廠本季能否繳出不讓G14丟臉的成績了。
(2005年10月5日登於蕃薯藤運動網)
延伸閱讀:G14官網延伸閱讀:心的選哲:切爾西G14的夢想可以從擠兌阿森納下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