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拉沃梅開二度,是墨西哥首戰的致勝功臣
被譽為史上最強的伊朗11日在世界杯首戰墨西哥,雖然踢得不能算好,但若非第76分鐘的嚴重失誤,勝負仍是未定之天。此球乍看之下為門將米札波(Ebrahim Mirzapour)的傳球失誤,但後衛葛穆罕馬迪(Yahya Golmohammadi)的回傳球才是元兇,給門將的回傳球其實大有學問。
狀況出現在第76分鐘,葛穆罕馬迪將球回傳給守門員米札波,布拉沃(Omar Bravo)立刻上前壓迫,米札波情急下一腳將解圍球送給墨西哥球員,球兒馬上轉移給中路的濟尼亞(Zinha),後者以一記穿越球助攻布拉沃破網,打破了1比1平手僵局。陣腳大亂的伊朗於3分鐘後再失1球,1比3落敗。
進一步分析,葛穆罕馬迪是否適合在這個距離回傳?已經值得商榷,但更大的問題是他的傳球位置。守門員與一般球員的訓練不同,大腳長傳會特別訓練,卻不太可能練就左右開弓的本事,大多會以慣用腳來解圍,但這球卻送到了米札波正前方,迫使後者多順一腳才將球踢出。由於布拉沃已經近在咫尺,也使米札波的傳球出現失誤。
然而,米札波此球是否可以直接用右腳解圍?也就是第一時間將球踢往他的左手邊,而非多順一腳踢往右手邊,答案是不行。因為米札波當時處於小禁區右側(背對球門),而向兩側解圍又是基本原則。即使他的解圍球被上前壓迫的布拉沃攔截,至少沒有直接攻門的角度。反之,倘若他向左方的中路位置清球,失誤的代價絕對更加直接。
有人說,守門員是場上的第二個掃把腳,適當運用可以增加防線的縱深,然而時機和位置的拿捏也都有學問。尤其門將也是最後一道防線,失誤的代價往往非常慘重。如果太過勉強,後衛不如把球向兩側邊線解圍,可能還算保險一些。
(本文原刊於麗台運動報網站)